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医案心得 > 正文 >>

小暑避暑湿养肺气

王彤

7月7日是小暑节气。“暑”即炎热,小暑意即小热。俗话说“热在三伏”(今年7月19日入伏),此时应减少外出,以避暑气。民间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因为夏季容易食欲不振,而饺子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天气炎热,养生要防湿。民间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因为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长时间将桌椅摆放在露天,容易受潮,一旦其温度升高,就会将潮气散发给人体,久之甚至会诱发疾病。

谨防暑湿致水肿,健脾祛湿是关键

夏季到了,人容易水肿,尤其是女性朋友。水肿又称浮肿,通常多表现为手、足部有轻度凹陷,同时伴有乏力、厌食等症状。等夏天一过,水肿有时候会自动消退。其实,这都是轻微的功能性水肿,是身体对内外环境无法适应。但有些水肿却是因暑天湿邪困脾引起的,另外,气闷、困倦、瞌睡、反应迟钝等不适也与它有关。

天气炎热,高温酷暑,除了热之外,还有“湿”,这时外界湿度大,人体易受湿邪侵袭,出现浑身无力、脾胃不和、头身困重等症状,中医将这称为“夏日伤寒”或“湿热病”,由此可能引起水肿。之所以强调夏季养生的饮食里要多吃祛湿、健脾胃的食物,正是因为,湿气阻遏了人体内部的气机,影响体内气的运行。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脾统血、统气、统水液,如果脾运化水液功能健旺的话,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发生滞留,也能防止痰湿等病理产物的生成。但是它秉性喜燥恶湿,一旦受到湿邪入侵,就易导致痰湿的形成,即“脾虚生湿”。

穴位按摩:掌握简单的穴位按摩可以达到祛痰湿的目的。按摩可用丰隆穴配合承山穴。丰隆穴位于人体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处。按摩丰隆穴可祛湿化痰、调和胃气、补益气血、醒脑安神。每天可用大拇指点按此穴1~3分钟即可。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在腓肠肌肌腹下,伸小腿时,当肌腹下交角处。用指按压此穴1~2分钟,或揉此穴5分钟亦可。刺激承山穴可以振奋阳气,排除体内湿气。

饮食调节:有很多常见的食物都有不错的祛湿功效。如薏米,性味甘、淡,能健脾祛湿;冬瓜,性味甘、淡,能利水消肿,消暑解毒;黑芝麻,性味甘平,补肝肾,润五脏,也可以用来煲粥等。也可常煮薏米红豆粥食用。《神农本草经》将薏米列为上品,说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又被称为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

减苦增辛,夏季也要养肺气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可见,养生之道,是在四时调养,必须学会适应大自然的规律,也就是要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日月运行规律进行。因此,夏天之际,心火旺盛,应该减苦增辛,以养肺气。宜食暖,不凉腹,慎食肥腻,多食蔬菜,可食菽与鸡,不吃夜食,不可多吃生冷之物。

夏季心火旺盛,为什么要养肺气,又为什么要减苦增辛?元代丘处机的《摄生消息论》说:“夏三月属火,主于长养心气,火旺味属苦,火能克金,金属肺,肺主辛。当夏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心火太旺,火能熔金,容易伤肺,另外,夏天总吹空调或者好吃冷食,也容易寒气入肺,而伤到肺。而阴阳五行中,辛味是入肺的,因此养肺气需增辛。唐代“药王”孙思邈曾在《千金要方》中提出:“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

辛味多吃,也并不是越辣越好,像湘菜、川菜等辣味食物就有点过头了。从中医理论上讲,辣椒的辣是辛味偏重的一种,不应多食。相对来说,葱、蒜等辛辣菜品要温和很多,在夏季可以适当多吃点,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养肺之功效。

辛味食物除了上述几种之外,还有香菜、韭菜、生姜、白萝卜、洋葱、油菜、芹菜、茴香、陈皮等,多常见为蔬菜,它们大多具有发汗、行气、活血、化瘀、开胃等作用,可补益肺气,尤其对于肺气虚的人更应如此。

此外,夏季水果也多,不少水果都是养肺的“能手”,像梨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不管生吃、榨汁、炖煮或者熬成膏,对肺热咳嗽、支气管炎等症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另外,葡萄和石榴,二者都能够补肺。

另外,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对养肺很重要。中医有“常笑宣肺”的说法,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中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呼吸畅通可改善肺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