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医案心得 > 正文 >>

《伤寒论》三阴病证的定位

《伤寒论》三阴病证的定位

恽铁焦曾经指出:“夫三阳既有表有里有半表半里,则三阴当亦有地位可言…何以于三阳则言之凿凿,于三阴则绝口不谈?”恽氏引日本喜多村之言认为:“邪在表而虚寒者,少阴也;邪在半表半里而虚寒者,厥阴也;邪人胃而虚寒者,太阴也。”这较之将三阴皆归入里证已是质的进步,但还是没有彻底摆脱六经表里关系的束缚。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少阴病证和厥阴病证三部定位的合理性。

《素问·阴阳离合论》说:“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枢者,《内经》称为游部或不表不里,《伤寒论》称作半表半里。少阴为二阴之枢,少阳为二阳之枢,二者同居半表半里。

《伤寒论》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病证为心肾阳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为什么还是有许多医家把它列为表证呢?因为在经络学说中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太阳主表,少阴也应该属表了。实际上经络学说三阳经都主表,而三阴经均属里。另外,他们还有一个理由是,把《伤寒论》第301、302条的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称作两感伤寒。这又是一个误解,两感是《素问·热论》中的概念,它更加反证了少阴是里证。如果少阴是表证,为什么又叫两感呢?陆渊雷说:“少阴病者,乃全身机能衰退之病也。”章太炎说:“少阴心疾也。”少阴与少阳病证是同位而异性的两组病证,都属半表半里。

太阴主里,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历代医家无争议。这样太阴、少阴都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厥阴主表就顺理成章了。然而,事情远未结束。

《伤寒论》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本条作为厥阴病的提纲,所论述的病证完全是消化系统里部的症状,无论如何也不能列入表证范畴。如果把厥阴病归入里部,又违背了一分为二的阴阳学说和一分为三的三部定位。因此,只能在厥阴病的提纲上作文章。难怪近代大家陆渊雷说:“假定本篇首条为仲景原文,为厥阴提纲,则厥阴无厥证,下文厥热诸条,虽若连类相及,实乃照文生义耳。”对厥阴病的提纲提出异议。纵观厥阴全篇,第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本条是所有厥证的病机和病症,它的病位在表,由四肢末梢循环障碍所致。产生厥症的原因很多,如蛔厥、痰厥、气厥、热厥、实厥、脏厥、寒厥等,那一种才是表阴证呢?《伤寒论》第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王好古在《阴证略例》中指出:仲景三阴之补剂,分而三之,伤在厥阴者,当归四逆汤主之;伤在少阴者,通脉四逆汤中之;伤在太阴者,理中汤主之。当归四逆汤现代临床主要用于冻疮、雷诺氏病、脉管炎等病症的治疗。因此,只有当归四逆汤证才是真正的厥阴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