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中医药材 > 正文 >>

粘人花根

《中药大辞典》:粘人花根

【 拼音注音 】
Zhān Rén Huā Gēn
【 出处 】

《贵州民间药物》

【 来源 】

为豆科植物波叶山蚂蝗,秋季采收。

【 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粘人花"条。

【 性味 】

①《贵州民间药物》:"微温,有小毒。"

②《贵州草药》:"涩,微温。"

【 功能主治 】

《贵州草药》:"驱虫,补虚,止咳,定喘。"

【 复方 】

①治小儿蛲虫:粘人花根四至五钱。煎水服,每次一杯,每日三次。

②治虚痨咳嗽:粘人花根、青粘粑草、白粘粑草各二钱。煎水兑酒服。

③治盗汗:粘人花根二两,煎水服。

④治喘咳:粘人花根、石豇豆各五钱,生姜一片。炖鸡吃。(选方出《贵州民间药物》)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粘人花根

【 拼音注音 】
Zhān Rén Huā Gēn
【 英文名 】
Root of Sinuate Tickclover
【 出处 】

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波叶山蚂蝗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smodium sequax Wall.[D.sinuatum(Miq.) Bl.ex Baker]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切段晒干。

【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400-2100m的山地草坡或林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 原形态 】

波叶山蚂蝗 灌木,高达2m,枝具淡黄色短柔毛。三出复叶,顶生小叶卵状菱形,长4-10cm,宽3-7cm,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波状,两面有白色柔毛,侧生小叶较小;叶柄有毛;托叶长椭圆形,长约6mm,宽约1mm,被淡黄色柔毛;腋生总状花序,花序轴和花梗有柔毛;花萼阔钟状,萼齿三角形,有短柔毛;花冠紫色,旗瓣无爪,与翼瓣、龙骨瓣近等长,雄蕊10,二体,(9)﹢10;子房线形,有短柔毛。荚果串珠状,稍弯,密生开展褐色短柔毛,有5-10荚节,荚节长宽约3mm。花期7-9月,果期9-10月。

【 归经 】

肺;大肠经

【 性味 】

涩苦;温;有小毒

【 功能主治 】

润肺止咳,驱虫。主肺结核咳嗽,盗汗,喘咳,产后胎盘滞留,蛔虫病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0-30g。

【 复方 】

①治小儿蛲虫: 粘人花根四至五钱。煎水服,每次一杯,每日三次。 ②治虚痨咳嗽: 粘人花根、青粘耙草、白粘耙草各二钱。煎水兑酒服。③治盗汗:粘人花根二两,煎水服。④治喘咳:粘人花根、石豇豆各五钱,生姜一片。炖鸡吃.(选方出《贵外民间药物》)

【 各家论述 】

《贵州草药》:驱虫,补虚,止咳,定喘。

【 摘录 】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