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中医药材 > 正文 >>

小万年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万年草

【 拼音注音 】
Xiǎo Wàn Nián Cǎo
【 别名 】

石豆瓣

【 来源 】

景天科小万年草Sedum subtile Maxim.以全草入药。

【 生境分布 】

贵州。

【 性味 】

苦、涩,凉。

【 功能主治 】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痔疮出血。

【 用法用量 】

3~5钱,泡酒服。

【 摘录 】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小万年草

【 拼音注音 】
Xiǎo Wàn Nián Cǎo
【 别名 】

石豆瓣

【 出处 】

《贵州草药》

【 来源 】

为景天科植物小万年草全草。夏、秋采收。

【 生境分布 】

生于深山潮湿的岩石上。

【 原形态 】

多年生草本。茎细弱,肉质,不实枝匍匐,结实枝直立或倾斜,高10厘米左右,微带紫色。花枝上的叶互生披针形或阔线形,长9毫米左右,先端钝,基部囊形,紫绿色。聚伞花序顶生;花小,多数,有短柄;萼片5,阔线形,较花瓣为短,先端钝,绿色微带紫色;花瓣5,黄色,广披针形,先端有凸尖。

【 性味 】

性凉,味苦涩。

【 功能主治 】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 复方 】

①治跌打损伤:石豆瓣、岩豇豆各五钱。泡酒服。日服二次。

②治痔疮出血:石豆瓣五钱。蒸酒冷服。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