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中医药材 > 正文 >>

跳皮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跳皮树

【 拼音注音 】
Tiào Pí Shù
【 来源 】

木犀科锈毛白枪杆Fraxinus ferruginea Lingelsh.,以树皮入药。

【 生境分布 】

云南。

【 性味 】

苦、涩,凉。

【 功能主治 】

收敛,消炎。主治顽固性腹泻,痢疾,蛔虫病。

【 用法用量 】

3~5钱。

【 摘录 】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跳皮树

【 拼音注音 】
Tiào Pí Shù
【 出处 】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 来源 】

为木犀科植物锈毛白枪杆树皮。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 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林下或竹林边。分布云南等地。

【 原形态 】

落叶乔木。树皮灰白色,呈鱼鳞开裂脱落。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21,卵圆状披针形,大小变化较大,叶柄及叶脉密被锈色绒毛。翅果长约3厘米。种子1粒。果期9~11月。

【 性味 】

性凉,味苦涩。

【 功能主治 】

收敛,消炎。治顽固性腹泻,痢疾,蛔虫症。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

【 复方 】

①治顽固性腹泻:跳皮树加胡椒三至五粒。用水久煎服。

②治实热症大便燥结:跳皮树研粉,开水冲服五分至一钱,可通便。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