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中医药材 > 正文 >>

山乌桕叶

《中药大辞典》:山乌桕叶

【 拼音注音 】
Shān Wū Jiù Yè
【 出处 】

《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 来源 】

大戟科植物山乌桕,夏、秋采收。

【 功能主治 】

治毒蛇咬伤,痈肿。

【 复方 】

①治毒蛇咬伤:山乌桕叶、紫背金牛等分。共捣烂,敷患处四周。

②治青竹蛇咬伤:生山乌桕叶四两,一半生嚼服;一半捣烂,敷患处四周。

③治妇女乳痈:山乌桕叶适量,砂糖少许。共捣烂,敷患处。(选方出《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山乌桕叶

【 拼音注音 】
Shān Wū Jiù Yè
【 英文名 】
Leaf of Moutain Tallowtree
【 出处 】

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山乌桕Sapium discolor(Champ.ex Benth.)Muell.-Arg.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pium discolor(Champ.ex Benth.)Muell.Arg.[Stillingia discolor Chmp.ex Bent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平原、丘陵、山地的疏林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 原形态 】

山乌桕 落叶乔木或灌木,高达10m。小枝灰褐色,有点状皮孔。叶互生;叶柄长2-7.5cm,顶端有腺体2;叶片纸质,椭圆状卵形,长3-10cm,宽2-5cm,全缘,下面粉绿色;侧脉8-12对。穗状花序顶生,长4-9cm;单性,雌雄同序,无花瓣及花盘;雄花花萼杯状,先端不整齐齿状裂,雄蕊2,极少3;雌花生在花序的近基部,萼片3,三角形,于房卵形,3室,花柱3,基部合生。蒴果球形,黑色,直径1-1.5cm;种子近球形,长4-5mm,直径3-4mm,外被蜡层。花期4-6月,果期6-12月。

【 性状 】

性状鉴别 叶片菱状卵形,长3-9cm,宽2.5-5cm,先端长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暗绿色,微有光泽,下面黄绿色,基部有密腺1对。气微,味苦。有小毒。

【 化学成分 】

叶含蒲公英赛醇(tarax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

【 归经 】

肺;肝经

【 性味 】

苦;温;小毒

【 功能主治 】

活血;解毒;利湿。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湿疹;过敏性皮炎;缠腰火丹;乳痈

【 用法用量 】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 摘录 】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