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中医药材 > 正文 >>

绵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绵藤

【 拼音注音 】
Mián Ténɡ
【 别名 】

粉背南蛇藤、博根藤、麻妹条、落霜红、来阿片[苗语]

【 来源 】

卫矛科绵藤Celastrus gemmatus Loes.,以根、叶入药。

【 生境分布 】

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 性味 】

辛,平。

【 功能主治 】

化瘀消肿,止血生肌。主治跌打红肿,刀伤。

【 用法用量 】

适量煮水洗或捣烂敷患处。

【 摘录 】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绵藤

【 拼音注音 】
Mián Ténɡ
【 别名 】

麻妹条(《贵州草药》),来阿片(苗名)。

【 出处 】

《贵州草药》

【 来源 】

为卫矛科植物粉背南蛇藤

【 生境分布 】

生山地丛林中。分布河南、陕西、甘肃、四川、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浙江、安徽等地。

【 原形态 】

粉背南蛇藤,又名:博根藤、落霜红。

藤状灌木,高达5米。小枝幼时被白粉。叶互生,椭圆形或宽椭圆形,长6~14厘米,宽5~7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背面被白粉,脉上有时有疏毛;叶柄长1~1.5厘米。聚伞圆锥花序顶生,长6~12厘米,腋生花序短小,3~7花;花梗长2~8毫米,中部以上有关节:花白绿色,4数,单性,雄花有退化子房:雌花有短花丝的退化雄蕊,子房具细长花柱,柱头3裂,平展。果序顶生,长而下垂,腋生花多不结实;蒴果有长梗,疏生,球状,橙黄色,果皮裂瓣内侧有樱红色斑点。种子黑棕色,有橙红色假种皮。

【 化学成分 】

叶含有黄酮醇类化合物,已知的有山柰甙,即山柰酚-3,7-二鼠李糖甙,含量1.3%;山柰酚-7-鼠李糖甙3-葡萄糖甙,含量0.8%;槲皮素-3-鼠李糖甙-7-葡萄糖甙等。

【 性味 】

性平,味辛。

【 功能主治 】

化瘀消肿。治跌打红肿。

【 复方 】

治跌打红肿:麻妹条根、刺老包根等分,煨水洗患处。(性味以下出《贵州草药》)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绵藤

【 拼音注音 】
Mián Ténɡ
【 别名 】

麻妹条。

【 英文名 】
Root of Pale Bittersweet
【 出处 】

出自《贵州草药》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粉背南蛇藤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hypoleucus (Oliv.)Warb.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切片晒干。

【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丛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 原形态 】

粉背南蛇藤 藤状灌木,高可达5m。小枝幼时被白粉。单叶互生;叶柄长1-1.5cm;叶片椭圆形或宽椭圆形,长6-14cm,宽3-8cm,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具细齿,背面被白粉,脉上有时有疏毛。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长6-12cm,腋生花序短小,有花3-7朵,花梗中部以上有关节;花白色,4数,单生;雄花有退化子房;雌花有短花丝的退化雄蕊,子房具细长花柱,柱头3裂。果序顶生,长而下垂;腋生花多不结实。蒴果球状,橙黄色,疏生,具长梗,果皮裂瓣内侧有红色斑点。种子黑棕色,有橙红色假种皮。

【 化学成分 】

叶含有黄酮醇类化合物,已知的有山柰甙(Kaempferitrin),即山柰酚-3,7-二鼠李糖甙(Kaempfe-rol-3,7-dirhamnoside),含量1.3%;山柰酚-7-鼠李糖甙3-葡萄糖甙(Kaempferol-7-rhamnoside3-glucoside),含量0.8%;槲皮素-3-鼠李糖甙-7-葡萄糖甙(Quercetin-3-rhamnoside-7-glucoside)等。

【 归经 】

肝经

【 性味 】

辛;平

【 功能主治 】

化瘀消肿。主跌打伤肿

【 用法用量 】

外用:适量,煎汤洗。

【 复方 】

治跌打红肿: 麻妹条根、刺老包根等分,煨水洗患处。(性味以下出《贵州草药》)

【 摘录 】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