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医案心得 > 正文 >>

偏头痛治疗药物分析

偏头痛的药物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其所用药物也各不相同。近日,长澳制药药学博士李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不同的偏头痛治疗药物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据李战博士介绍,偏头痛发作一般局限于头的一侧,可持续几个小时乃至几天,具有反复发作的特性,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头昏等症状。疼痛时常有搏动感,有些病人会感到钝痛、头部刺痛,或有打击感,压迫头痛部位的动脉或病侧颈动脉或眼球可使头痛减轻。偏头痛有明显的遗传性,一些患者终身患病,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及工作。目前对于偏头痛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上存在多种观点,如先前已为人们普遍接受的血管学说以及近年来出现的皮层扩散抑制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反射学说和神经性炎症学说等,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舒缩功能异常和炎性反应、大脑神经元扩散性抑制是偏头痛发作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

临床治疗偏头痛的药物主要包括用于对症治疗的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吲哚美辛等;麦角胺制剂,如酒石酸麦角胺及其复方制剂等;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如舒马曲坦等。用于预防性治疗的药物有5-羟色胺(5-HT)拮抗剂,如苯噻啶、噻庚啶等;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以及盐酸洛美利嗪等。

对症治疗用药

李战博士进而分析,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阿司匹林、布洛芬、吲哚美辛等虽然对一般性头痛有一定的疗效,但在临床上并非特定针对偏头痛。应用这些药物不仅疗效不高,而且副作用大,不宜长期使用。

麦角胺制剂为有效的血管收缩剂,但其血管收缩作用持续时间较长,且对脑血管无选择性,对头部血管有明显的收缩作用,过量易产生麦角胺中毒,口服生物利用度仅为2%,同时副作用大,易产生药物依赖性等,因此目前临床上已较少应用。

第一代5-HT受体激动剂舒马曲坦用于治疗急性偏头痛的临床有效性已为医生和患者广泛认可,但舒马曲坦具有生物利用度低(14%)、血浆半衰期短、口服后达峰时间相对较长、起效和出现最大效应均较缓慢、脂溶性低、不易通过血脑屏障的缺点,另外使用该药后头痛复发率在24~48小时内达40%;佐米曲普坦为第二代5-HT1B/1D受体激动剂,其选择性更高,生物利用度超过40%,血浆半衰期为1.5~3.6小时。其活性代谢物(N-去甲基佐米曲普坦)也是一种5-HT1B/1D受体激动剂,对5-HT1B/1D受体的激动作用为原形药的2~6倍,血浆半衰期也比原形药长,且脂溶性很好,易通过血脑屏障。然而,目前国内应用的舒马曲坦和佐米曲普坦目前主要依靠进口,价格昂贵,每天费用达数十元,患者难以接受。

预防性治疗用药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具有血管扩张效应和神经元保护作用,常被用来预防偏头痛。但在应用第一、二代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时,常引发低血压、心悸和反射性心动过速等。这是由于该药在发挥作用的同时,阻断了外周血管的钙离子通道,从而引起血压下降和反射性心率加快。

盐酸洛美利嗪是第三代苯哌嗪类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国内开展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显示,在治疗4、8、12周时,盐酸洛美利嗪组患者在头痛频率、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头痛伴随症状、头痛综合评分和综合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0001),表明盐酸洛美利嗪能显著减少偏头痛发作的频率,减轻偏头痛患者的头痛程度,缩短头痛持续的时间,减少头痛伴发的症状。在治疗到12周时,盐酸洛美利嗪组头痛伴随症状消失率达75.82%;安慰剂组头痛伴随症状消失率为28.0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01)。国外研究证实,盐酸洛美利嗪可抑制与偏头痛先兆相关的皮层扩散性抑制,防止氯化钾(KCl)引起的皮层血流量下降,改善海马区的延迟性神经元损伤;能抑制缺血区同侧纹状体和皮层及非缺血区黑质和丘脑的萎缩,增加椎动脉、颈总动脉、冠状动脉和股动脉血流量,特别对椎动脉具有高选择性,亦对缺血/缺氧性脑机能障碍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抑制脑血管痉挛,改善偏头痛的前驱症状和副症状,尤其对典型性偏头痛有良好效果。

在安全性方面,老年患者服用第一、二代苯哌嗪类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后常会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和抑郁等不良反应,而盐酸洛美利嗪对体内中枢多巴胺能神经传递的作用极小,较少引发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因此安全性更高。服用盐酸洛美利嗪的不良反应以思睡、头晕、恶心、疲乏、眼花为常见,但程度均较轻,不做处理即可自行消失。

李战博士强调,偏头痛是一种危害极大的顽症,必须认真对待,积极治疗。在该病的药物治疗中,临床的新观点是止痛治疗固然重要,但药物预防更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