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强调身心同治
慢性乙肝患者面临升学、就业、婚育等方面的诸多阻碍,容易产生一系列焦虑问题,从而导致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受干扰,而不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不但难以达到治疗预期,还可能损害患者的健康。2月28日,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地坛医院成军教授在搜狐直播间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慢性乙肝患者应在对这一疾病有准确认识基础上,采取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从而促进疗效的提高。
成军教授从事传染病,特别是病毒性肝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达20余年。他表示,正是因为慢性乙肝是一种病程比较长的传染病,且少部分患者最终可能发展为肝功能失代偿或肝硬化、肝癌等,所以,患者因为疾病可能带来严重后果而焦虑;另外,一些人对慢性乙肝传播的途径认识不清楚,有很多认识误区,从而出现工作和生活上对这类患者的不同程度的歧视,这也给患者形成心理压力。不过,他也强调,绝大部分慢性乙肝患者的心态是正常的,因为现在资讯传播很发达,他们能够从各种途径了解到乙肝相关知识。出患者表现出的两种极端现象是不容忽视的:一是满不在乎,即使出现了“大三阳”,因为没有明显的病征,就不去治疗,生活上也不太注意,还喝酒、熬夜;二是过于在乎,对该疾病的危害程度过度敏感,如查出表面抗原阳性,就不去找工作,也不想结婚。“这两种心态都是不正确的。”成军教授表示,慢性乙肝患者经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再加上调整生活方式,能够显著改善疾病进程,而控制好病情后是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的。
对乙肝治疗的长期目标,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亚太地区,慢性乙肝防治指南里的文字表述都是一样的,应用抗病毒治疗为关键治疗等手段,最大程度地抑制或者清除乙肝病毒,减少炎症、纤维化几率。成军教授强调,正确的治疗观念是认识到“让病人活得久一点、活得好一点,显著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转氨酶水平,HBVDNA以及e抗原等,都是抗病毒治疗近期和中期疗效评估的替代指标,并不是抗病毒治疗追求的最终目标本身。我国台湾一项长达13年的大型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乙肝病毒DNA水平越高的病人,最终发生肝硬化、肝癌、肝功能失代偿的几率越大,所以,临床上“要监测乙肝病毒DNA的下降水平,追求‘大三阳’变成‘小三阳’等”,以评判当前治疗的有效性和预测长期治疗的可持续性。长期抗病毒治疗的实际需求,往往也促使医患双方容易去选择一些抗病毒能力强且耐药发生率低的药物(如恩替卡韦),或更换药物来解决耐药问题。
在谈到生活调节方面,成军教授表示,慢性乙肝患者喝酒是非常危险的,有研究表明他们最终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相对危险度比不喝酒和没有肝炎的患者要高109倍。住院的肝硬化和肝癌的患者中相当比例的过去有大量饮酒的历史,“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和携带者来说,应该滴酒不沾。”除了不喝酒以外,慢性乙肝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控制住病情后,可以跟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过分关心也可能是一种‘歧视’”,成军教授总是这样告诉记者,对慢性乙肝病人作为普通患者来看待,就比较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