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痧
丹痧是因感受痧毒疫疠之邪所引起的急性时行疾病。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腐烂,全身布发猩红色皮疹,疹后脱屑脱皮为特征。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为多。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尤以2-8岁儿童发病率较高。丹痧系时行疫病,属温病范围。病因为痧毒疫疠之邪,属温毒时行疫疠之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往往发必一方,沿门阖户相传,且在过去医学不发达时期有较高的病死率,故又称“疫痧”、“疫疹”。又因本病发生时多伴有咽喉肿痛、腐烂、化脓,全身皮疹细小如沙,其色丹赤猩红,故又称“烂喉痧”、“烂喉丹痧”。西医学则称为“猩红热”。本病若早期诊断,治疗及时,一般预后良好,但也有少数病例在病程中或病后并发心悸、水肿、痹证等疾病。由于近年来人们医疗条件改善,患病后早期使用抗生素,使本病的病情减轻,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诊治时需引起注意。
[病因病机]
丹痧的发病原因,为感受痧毒疫疠之邪,乘时令不正之气,寒暖失调之时,机体脆弱之机,从口鼻侵入人体,蕴于肺胃二经。
病之初起,痧毒由口鼻而入,首先犯肺,邪郁肌表,正邪相争,而见恶寒发热等肺卫表证。继而邪毒入里,蕴于肺胃。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咽通于胃,喉通于肺。肺胃之邪热蒸腾,上熏咽喉,而见咽喉糜烂、红肿疼痛,甚则热毒灼伤肌膜,导致咽喉溃烂白腐。肺主皮毛,胃主肌肉,肺胃之邪毒循经外泄肌表,则肌肤透发痧疹,色红如丹。若邪毒重者,可进一步化火入里,传人气营,或内迫营血,此时痧疹密布,融合成片,其色泽紫暗或有瘀点,同时可见壮热烦渴,嗜睡萎靡等症。舌为心之苗,邪毒内灼,心火上炎,加之热耗阴津,可见舌光无苔、舌生红刺,状如杨梅,称为“杨梅舌”。若邪毒炽盛,内陷厥阴,闭阻心包,则神昏谵语;热极动风,则壮热痉厥。病至后期,邪毒虽去,阴津耗损,多表现肺胃阴伤诸证。
此外,在本病的发展过程中或恢复期,因邪毒炽盛,伤于心络,耗损气阴,可导致心神不宁,出现心悸、脉结代证候。余邪热毒流窜筋络关节,可导致关节红肿疼痛的痹证。余毒内归,损伤肺脾肾,导致三焦水道输化通调失职,水湿停积,外溢肌肤,则可见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临床诊断]
一、诊断要点
1.有与丹痧病人接触史。
2.临床表现 潜伏期1-12天,病程一般为2-5天。
(1)前驱期一般不超过24小时。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咽痛,吞咽时加剧。伴头痛,呕吐,厌食,烦躁不安等症。咽及扁桃体有脓性分泌物。软腭充血,有细小红疹或出血点,称为粘膜内疹,每先于皮疹出现。颈前淋巴结肿大压痛。
(2)出疹期一般在起病12-24小时内出疹。皮疹从耳后、颈部、胸背迅速蔓延四肢,全身皮肤呈弥漫性红晕,压之退色,其上散布针尖大小猩红色皮疹,疏密不等,以颈部、肘前、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皮疹密集,形成紫红色线条,称线状疹。皮肤表面呈鸡皮样,皮疹有瘙痒感。面颊充血潮红,唯口唇周围苍白,称环口苍白圈。病初舌苔厚,3-4天后舌苔剥脱,舌红起刺,称杨梅舌。
(3)恢复期皮疹于48小时达高峰,以后2-4天内依出疹次序消退。体温下降,全身症状好转。疹退1—2周后开始成片状脱屑、脱皮,约2周脱尽,无色素沉着。
3.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咽拭子细菌培养可分离出A组p型溶血性链球菌。
二、鉴别诊断
与麻疹、风痧、奶麻的鉴别诊断,见下表。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丹痧属温疫性疾病,一般可以卫气营血辨证,其病期与辨证有一定规律。病在前驱期,发热恶寒,咽喉肿痛,痧疹隐现色红,病势在表,属邪犯肺卫。进入出疹期,壮热口渴,咽喉糜烂有白腐,皮疹猩红如丹或紫暗如斑,病势在里,属毒炽气营;病之后期,口渴唇燥,皮肤脱屑,舌红少津,属邪衰正虚,气阴耗损。
二、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以清热解毒,清利咽喉为基本法则,结合邪之所在而辨证论治。病初邪在表,宜辛凉宣透,解表利咽;病中邪在里,宜清气凉营,解毒利咽;病后邪退阴伤,宜养阴生津,清热润喉。
三、分证论治
1.邪侵肺卫
证候:发热骤起,头痛畏寒,肌肤无汗,咽喉红肿疼痛,常影响吞咽,皮肤潮红,可见丹痧隐隐,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有力。
分析:邪犯肺卫,郁于肌表。痧毒疫疠之邪侵犯肺胃,初起在表,正邪交争,故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咽喉为肺胃之门户,邪毒初犯,咽喉首当其冲,热结咽喉,故咽喉红肿疼痛影响吞咽。痧毒循经外泄肌表,则皮肤潮红,痧疹隐现。因邪毒尚在卫表,故舌苔可见薄白或薄黄,舌质红,脉浮数有力。
治法:辛凉宣透,清热利咽。
方药:解肌透痧汤加减。常用药:桔梗、甘草、射干、牛蒡子清热利咽;荆芥、蝉蜕、浮萍、豆豉、葛根疏风解肌透表;连翘、僵蚕清热解毒。
乳蛾红肿者,加土牛膝根、板蓝根清咽解毒;颈部淋巴结肿痛者,加夏枯草、紫花地丁清热软坚化痰;汗出不畅者,加防风、薄荷祛风发表。
2.毒炽气营
证候;壮热不解,烦躁不宁,面赤口渴,咽喉肿痛,伴有糜烂白腐,皮疹密布,色红如丹,甚则色紫如瘀点。疹由颈、胸开始,继而弥漫全身,压之退色,见疹后的1—2天舌苔黄糙、舌质红刺,3—4天后舌苔剥脱,舌面光红起刺,状如杨梅。脉数有力。
分析:邪在气营,热毒炽盛。邪毒燔灼气分,则见壮热不解,面赤烦躁口渴;肺胃热毒化火,上攻咽喉,则见咽喉肿痛,伴有糜烂白腐;热毒外透肌表,则见痧疹密布,色红如丹;热毒炽盛,内逼营血,则疹色紫红或瘀点;气分热盛,则舌生红刺,舌苔黄糙,脉数有力;热盛津伤,胃阴亦耗,故舌光起刺,状如杨梅。
治法: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方药:凉营清气汤加减。常用药:水牛角、赤芍、丹皮、生石膏、黄连清气凉营,泻火解毒;鲜生地、鲜石斛、鲜芦根、鲜竹叶、玄参、连翘甘寒清热,护阴生津。
丹痧布而不透,壮热无汗者,加淡豆豉、浮萍发表透邪;苔糙便秘,咽喉腐烂者,加生大黄、芒硝通腑泻火;若邪毒内陷心肝,出现神昏、抽搐等,可选紫雪丹、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
3.疹后阴伤
证候:丹痧布齐后1-2天,身热渐退,咽部糜烂疼痛减轻,或见低热,唇干口燥,或伴有干咳,食欲不振,舌红少津,苔剥脱,脉细数。约一周后可见皮肤脱屑、脱皮。
分析:邪毒渐清,阴液耗损。痧毒外透,壮热耗阴,阴虚内热,故见低热留恋;疹后肺胃阴津耗伤,故口干、唇燥,干咳;胃阴亏损,脾胃不和,故食欲不振,舌红少津,舌苔剥脱;阴津亏耗,皮肤失润,故皮肤干燥脱屑。
治法:养阴生津,清热润喉。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常用药:沙参、麦冬、玉竹清润燥热而滋养肺胃之阴液;天花粉生津止渴;甘草清火和中;扁豆健脾和胃;桑叶清疏肺中燥热。
若口干、舌红少津明显者,加玄参、桔梗、芦根以增强养阴生津,清热润喉作用;如大便秘结难解,可加知母、火麻仁清肠润燥;低热不清者,加地骨皮、银柴胡、鲜生地以清虚热。
发生心悸、痹证、水肿等证候者,参照有关病证辨证治疗。
[其他疗法]
一、中成药剂
1.三黄片每服2-3片,1日3次。用于毒炽气营证。
2.五福化毒丸:每服1丸,1日2次。用于毒炽气营证。
二、单方验方
1.大青叶、板蓝根、土牛膝根各15g。每日1剂,水煎服。用于邪侵肺卫证。
2.紫草、车前草各15—30g。水煎,连服7日。用于毒炽气营证,也可用于预防。
三、药物外治
1.金银花、山豆根、夏枯草、青果、嫩菊叶、薄荷叶各适量。煎汤漱口,1日2-3次。用于咽喉肿痛。
2.玉钥匙散或锡类散。吹喉,1日2-3次。用于咽喉肿痛。
3.金不换散或珠黄散。吹喉,1日2—3次。用于咽喉糜烂化脓。
四、针灸疗法
1.主穴取风池、天柱、曲池、合谷、少商、委中,配穴取内庭、膈俞、三阴交、身柱。针刺用泻法,1日1次。用于发热、咽痛。
2.以大肠、肺、胃经穴位为主,配①少商或委中,三棱针针刺出血。②翳风、合谷。③少商、尺泽、合谷。针刺,1日1次。用于咽喉肿痛。
[预防护理]
一、预防
控制传染源。对丹痧患儿隔离治疗7日,至症状消失·,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对密切接触的易感人员,隔离观察7—12天。
切断传播途径。对患者的衣物及分泌排泄物应消毒处理。流行期间不去公共场所。患者所在场所及病室可用食醋熏蒸消毒。
保护易感人群。疾病流行期间,对儿童集体场所经常进行消毒。易感儿童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清热解毒中药煎剂,用于预防。
二、护理
患者病室安静舒适,空气新鲜湿润。发热时应卧床休息。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为主,注意补给充足的水分。保持大便通畅。注意皮肤与口腔的清洁卫生,可用淡盐水或一枝黄花煎汤含漱,1日2-3次。皮肤瘙痒不可抓挠,脱皮时不可强行撕扯,以免皮肤破损感染。
[文献摘要]
《证治准绳·伤寒》:“阳毒伤寒,服药不效,魔烂皮肤,手足皮俱脱,身如涂朱,眼珠如火,躁渴欲死,脉洪大而有力,昏不知人,宜三黄石膏汤主之,或升麻栀子汤主之。”
《喉痧正的·论因》:“治病必先其所因,喉痧之因,都由温疫之毒,吸人肺胃,又遇暴寒折郁,内伏肠胃募原,复触时令之毒风而发。”
《喉痧正的·论证》:“喉痧由疫毒内伏,其未发之先,必五内烦躁,手掌心热,渐渐咽喉痛,憎寒发热,胸闷,口渴,有痧者,热势必壮,……头面颐项见有痧点隐隐,及周身肤腠通红者,无论咽喉红与不红,肿与不肿,腐与不腐,但觉咽喉痛,或先曾痛过,发热后反不觉痛者,均属疫痧。”
《丁甘仁医案·喉痧症治概要》:“独称时疫烂喉丹痧者何也?因此症发于夏秋者少,冬春者多,乃冬不藏精,冬应寒而反温,春寒犹禁,春应温而反冷,经所谓非其时而有其气,酿成疫疠之邪也。邪从口鼻入于肺胃,咽喉为肺胃之门户,暴寒束于外,疫毒郁于内,蒸腾肺胃两经,厥少之火,乘势上亢,于是发为烂喉丹痧也。
[现代研究]
李作森.猩红热辨证论治的体会.新中医1981:12(1):21
用中药配合针灸和散剂吹喉治疗173例猩红热患者。按卫、气、营、血辨证,分别以透表:、清营、解毒、养阴等法,照顾兼证选方用药。配合针刺疗法,随证选用外金津、外玉液、·大椎、三阴交等穴位,并结合用冰硼散、锡类散吹喉。结果173例中治愈141例,显效23例,无效9例,治愈率81.5%。
汤文学.猩红热治验.四川中医19如;8(11):13
用银翘散加减治愈猩红热,药用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各15g,牛蒡子、豆豉、黄芩、栀子各10g,荆芥6g,薄荷、生甘草各5g,马勃4g,蒲公英30So服至发热渐退,咽痛渐减,唯周身红疹尚未隐退,则原方去荆芥、豆豉、薄荷、牛蒡子,加生地、丹皮、白鲜皮各10g,至病情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