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医案心得 > 正文 >>

医疗设备企业困境中何处突围?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医疗设备市场近年来增速迅猛、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但中国医疗设备企业的发展多年来却一直持续低迷、成长乏力,在洋品牌的挤压下生存艰难。中国医疗设备企业该如何实现突围和产业提升?近日,中国医疗设备企业现状与出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政府主管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的代表和专家学者集中研讨了中国医疗设备企业的困境与出路。

国内市场前景广阔

据权威机构预测,今后几年内我国医疗设备市场每年的增长速度都将达到14%左右,而高端医疗设备的销售更将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5年中国数字化医疗设备市场将超过1500亿元。有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潜力最大的医疗设备市场。

据权威分析,我国医疗设备市场销售呈持续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有四方面。首先,全国17.5万家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仪器和设备有15%左右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品,因此有大量的设备需要在未来几年实现更新换代。其次,目前医疗设备产业的产品结构亟待调整,医疗设备功能将由单纯诊断、单纯治疗、单纯化验向诊断、治疗、检验、分析、康复、理疗、保健、强身等多方面延伸,从而使市场不断扩大。第三,技术进步使医疗器械在灵敏度、适用性、早期诊断、微量分析、诊断治疗的特异性和有效率等方面大大提高,这将促使一大批老产品提前退役,从而创造出新的需求。第四,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机构也将逐步增多,这些新机构都需要购置新的仪器和设备。

专家预计,2005年我国医疗设备产业的销售额将超过400亿元,我国医疗设备的市场容量也将达到500亿-550亿元。

企业生存艰难

“中国医疗设备产业起步晚、规模小、投资分散、市场占有率低,正处于成长阶段,本身难以和西门子、通用这样的世界重量级选手相抗衡。”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姜锋在谈到国内医疗设备企业的困境时表示。

姜锋指出,从全球市场来看,美国一国生产的医疗设备就占了全球总量的40%以上,欧洲为30%,日本为15%-18%,我国医疗设备工业总产值仅占2%左右。中国市场显然是全球市场格局的一个缩影:高达95%的医疗设备都要依赖进口。尤其中国加入WTO后,2000年-2003年医疗设备进口的平均关税由11%降到了5%-6%,这进一步加剧了国内企业的困境。这段时间虽然我国医疗设备产业仍以15%的速度迅猛发展,但国内市场上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严重的中外企业苦乐不均的状况。

事实上,无论是普遍存在的“国籍”观念,还是进口设备的技术、品牌、规模优势,都使国产设备遭到了冷落。统计表明,在国内医疗设备行业销售收入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外资、合资企业就有7家;而前50名企业中,合资、外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也都在50%以上。显然,外资和合资企业成了国内医疗设备行业的主力军。

据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的专家介绍,以检验设备为例,由于技术原因,目前国内的大型医疗检验设备大多使用欧美产品,而很多国内公司也仅以代理销售的方式与外国制造商合作。但这种既不掌握核心技术又不拥有品牌产权的合作关系对国内企业是极其不利的,无论是供货、价格、合作条件还是代理资格等诸多方面,都频频受制于外商。而一些国内代理商为了追求业务的稳定性及合作关系的延续性,又不得不委曲求全迁就部分外商的不合理要求,这样就进一步加剧了国内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拼资源、拼价格、拼关系,行业内的竞争相当惨烈,恶化了健康的行业生态。

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中国医疗设备企业,则只能在产业链末端相互竞争、艰难生存,技术“天花板”已成为了阻碍中国企业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的主要障碍。

何处突围?

医疗设备行业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领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与资金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工艺相对复杂,进入门槛较高,行业发展的总趋势也是高投入、高收益。但现在我国医疗设备生产水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15年前的水平,技术、规模、品牌的竞争力都相对较弱,特别是核心技术,已经成为国内企业无法绕过的一个障碍。

众多中国企业为获取核心技术、突破国外企业的技术铁幕,或是提高研发费用,或是不惜重金收购,但通过并购国际一流技术巨头并获得强大研发能力的成功案例却是少之又少。在此情况下,“积贫积弱”的中国医疗设备企业该往何处突围?

在研讨会上爆出的一则消息,让业内人士看到了突围的新方向:中国大型酶免设备服务商深圳赛勒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并购了世界全自动酶免行业的传奇人物Heinz Abplanalp创立和领导的设备制造商——瑞士XIRIL公司。并购后的新赛勒迅速掌握了核心技术,由单一的国内经销商转变成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医疗设备供应商,成为世界级的医疗设备供应商,从而迅速实现了企业突围和产业链位置的提升。

由此,业内专家认为,赛勒并购瑞士XIRIL公司一案,以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为目标,通过“以市场和资本换技术能力”的方式,充分借助资本、人力、技术、市场等要素在全球的不均衡分布,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各种要素,从而实现最佳组合,这对于一向基础薄弱的中国医疗设备行业来说,具备较强的可借鉴性。有专家更是直接将此次成功并购归纳为国内医疗设备企业的产业升级路径。创造一流的技术和本地化的合理价格,建立民族产业和国际品牌,以赛勒为代表的中国医疗设备企业正在迅速接近这一目标,但实现全面突围还有待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