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中医药材 > 正文 >>

柚叶

《中药大辞典》:柚叶

【 拼音注音 】
Yòu Yè
【 出处 】

《纲目》

【 来源 】

为芸香科植物叶片

【 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柚"条。

【 化学成分 】

含挥发油。

【 性味 】

《本草求原》:"辛,温。"

【 功能主治 】

治头风痛,寒湿痹痛,食滞腹痛。

①《纲目》:"治头风痛,同葱白捣贴太阳穴。"

②《本草求原》:"消风肿,辟秽。"

③《重庆草药》:"治小儿寒食肚胀痛,寒湿脚膝痛,冻疮。"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 复方 】

①治关节痛:柚叶、生姜、桐油。共捣烂敷。(《湖南药物志》)

②治乳痈:柚叶四至七枚,青皮一两,蒲公英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柚叶

【 拼音注音 】
Yòu Yè
【 别名 】

气柑叶。

【 英文名 】
leaf of Pummelo
【 出处 】

出自《本草纲目》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柚Citrus grandis (L.)Osbecd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trus grandis (L.)Osbecd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叶,鲜用或晒干备用。

【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栽培于丘陵或低山地带。

资源分布: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 原形态 】

柚 常绿乔木,高5-10m。小枝扁,幼枝及新叶被短柔毛,有刺或有时无刺。单身复叶,互生;叶柄有倒心形宽叶翼,长l-4cm,宽0.4-2cm;叶片长椭圆形或阔卵形,长6.5-16.5cm,宽4.5-8cm,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圆钝,边缘浅波状或有钝锯齿,有疏柔毛或无毛,有半透明油腺点。花单生或为总状花序,腋生,白色;花萼杯状,4-5浅裂;花瓣4-5,长圆形,肥厚;雄蕊25-45,花丝下部连合成4-10组;雌蕊1,子房长圆形,柱头扁头状。柑果梨形、倒卵形或扁圆形,直径10-15cm,柠檬黄色。种子扁圆形或扁楔形,白色或带黄色。花期4-5月,果熟期9-11月。

【 性状 】

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卷曲,展平后呈卵形至椭圆状卵形,长6-15cm,先端洒或微凹,边缘具稀锯齿。表面黄绿色,背面浅绿色,对光透视,可见无数透明小点(油室)。叶柄处有倒心形宽翅,长2-5cm。质脆,易撕裂。气香,味微苦、微辛。

【 化学成分 】

含挥发油。

【 归经 】

脾;肝经

【 性味 】

辛;苦;温

【 功能主治 】

行气止痛;解毒消肿。主头风痛;寒湿痹痛;食滞腹痛;乳痈;扁桃体炎;中耳炎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 复方 】

①治关节痛:柚叶、生姜、桐油。共捣烂敷。(《湖南药物志》)②治乳痈:柚叶四至七枚,青皮一两,蒲公英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 各家论述 】

1.《纲目》:治头风痛、同葱白捣贴太阳穴。

2.《本草求原》:消风肿,辟秽。

3.《重庆草药》:治小儿寒食肚胀痛,寒湿脚膝痛,冻疮。

【 摘录 】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