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中医药材 > 正文 >>

小过江龙

《中药大辞典》:小过江龙

【 拼音注音 】
Xiǎo Guò Jiānɡ Lónɡ
【 别名 】

小过山龙

【 出处 】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 来源 】

为卷柏科植物蔓生卷柏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 生境分布 】

生于林下石灰岩上或山地阴湿石上。分布山东、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藏、四川、湖南、陕西、河南、河北等地。

【 原形态 】

多年生草本。主茎伏地蔓生,多回分枝,各分枝基部生根,细小,纤弱。营养叶二形,草质,背腹各2列,腹叶(中叶)指向杖顶,长卵形,锐尖头或渐尖头,背叶(侧叶)向两侧平展,卵状披针形,钝尖头,基部为不对称的心形,边缘膜质,白色,多少有睫毛状齿。孢子囊穗生于小枝顶端;孢子叶卵状三角形,长渐尖头,边缘有微齿,孢子囊圆形。孢子二形。

【 性味 】

苦涩微辛,性温。

【 功能主治 】

舒筋活络。治风湿性关节炎,筋骨疼痛。

【 用法用量 】

内服:每用1~3钱,泡酒服。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小过江龙

【 拼音注音 】
Xiǎo Guò Jiānɡ Lónɡ
【 别名 】

小过山龙、卷柏

【 英文名 】
Herb of David's Spikemoss
【 出处 】

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小过江龙,水煎服可致腹泻。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蔓生卷柏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davidii Franch.[S.gebaueriana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林下石灰岩上或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西南及山东、福建、广东、广西、湖南、陕西、河南、河北、山西、江苏、江西等地。

【 原形态 】

蔓生卷柏,多年生草本。主茎伏地蔓生,多回分枝,各分枝基部生根,细小,纤弱。营养叶二形,草质,背腹各2列,腹叶(中叶)指向枝顶,长卵形,锐尖头或渐尖头,背叶(侧叶)向两侧平展,卵状披针形,钝尖头,基部为不对称的心形,边缘膜质,白色,多少有睫毛状齿。孢子囊穗生于小枝顶端;孢子叶卵状三角形,长渐尖头,边缘有微齿,孢子囊圆形。孢子二形。

【 归经 】

肺;肾经

【 性味 】

苦;微辛;温

【 功能主治 】

清热利湿;舒筋活络。主肝炎;腹泻;风湿性关节炎;烫伤;外伤出血;筋骨疼痛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泡酒,3-9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 摘录 】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