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中医药材 > 正文 >>

甜瓜皮

《中药大辞典》:甜瓜皮

【 拼音注音 】
Tián Guā Pí
【 出处 】

《滇南本草》

【 来源 】

为葫芦科植物甜瓜果皮

【 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甜瓜"条。

【 功能主治 】

①《食医心镜》:"治热,去烦渴,煎皮作羹亦佳。"

②《滇南本草》:"泡水止牙疼。"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3钱。外用:泡水漱口。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甜瓜皮

【 拼音注音 】
Tián Guā Pí
【 出处 】

出自《滇南本草》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果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cumis melo L.

采收和储藏:采摘成熟的果实,刨取果皮,晒干或鲜用。

【 原形态 】

一年匍匐或攀援草本。茎、枝黄褐色或白色的糙毛和突起。卷须单一,被微柔毛。叶互生;叶柄长8-12cm,具槽沟及短刚柔毛;叶片厚纸质,近圆形或肾形,长缘不分裂或3-7浅裂,裂片先端圆钝,有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数朵,簇生于叶腋;花梗纤细,长0.5-2cm,被柔毛;花萼筒狭钟形,密被白色长柔毛,裂片近钻形,花冠黄色,长约2cm,裂片卵状长圆形,急尖;雄蕊3,花丝极短,药室折曲,药隔顶端引长;雌花单生,花梗被柔毛;子房长椭圆形,密被长柔毛和硬毛,花柱长1-2mm,柱头靠合。果实形状、颜色变异较大,一般为球形或长椭圆形,果皮平滑,有纵汉或斑纹,果肉白色、黄色或绿色。种子污白色或黄折色,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夏季。

【 性味 】

味甘;微苦;性寒

【 功能主治 】

清暑热;解烦竭。主暑热烦渴;牙痛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泡水漱口。

【 各家论述 】

1.《食医心镜》:治热,去烦渴,煎皮作羹亦佳。

2.《滇南本草》:泡水止牙疼。

【 摘录 】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