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中医药材 > 正文 >>

蒒实

【 拼音注音 】
Shī Shí
【 别名 】

自然谷、禹余粮(张华《博物志》),师草实(《本草拾遗》),砂贡子(《中国经济植物志》)。

【 出处 】

《海药本草》

【 来源 】

为莎草科植物蒒草果实

【 生境分布 】

生于沿海砂滩及湖边。分布我国东北及河北、山东等地。

【 原形态 】

蒒草(《海药本草》),又名:砂瓒薹草。

多年生草本。匍匐根茎长。秆三棱形,高10~20厘米,基部叶鞘破裂呈纤维状,黑褐色。叶广线形,宽4~6毫米,边缘具锐锯齿,质强韧,有光泽。花单性,雌雄异株;小穗多数,集生成头状花序;雄小穗长椭圆形,雌小穗粗大;鳞片褐黄色,卵形或长圆状卵形,近乎披针形,先端渐狭为粗糙的刺,囊苞暗褐色,披针形,长10~12毫米,弯曲,背部凸起,腹部平凹,边缘具锐锯齿状狭翼而弯曲成牙齿状的喙。小坚果,三棱形。花期6~7月。

【 归经 】

《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 性味 】

《本草拾遗》:"味甘,平,无毒。"

【 功能主治 】

《海药本草》:"主补虚羸乏损,温肠胃,止呕逆,久食健人。"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