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蛇皮
《中药大辞典》:水蛇皮
【 拼音注音 】
Shuǐ Shé Pí【 出处 】
《纲目》
【 来源 】
为游蛇科动物水蛇的皮。
【 原形态 】
动物形态详"水蛇"条。
【 功能主治 】
《纲目》:"烧灰油调,敷小儿骨疽脓血不止。又治手指天蛇毒疮。"
【 复方 】
①治小儿骨痛,出血流脓:水蛇皮一个,烧灰,油抹敷疼边。(《海上方》)
②治天蛇毒疮:用水蛇一条,去头尾,取中截,如手指长,剖去骨肉,以蛇皮包手指,自然束紧,以纸外裹之。(《刘长春经验方》)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水蛇皮
【 拼音注音 】
Shuǐ Shé Pí【 英文名 】
Chinese Water snake skin【 出处 】
出自《纲目》。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游蛇科动物水赤链游蛇的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atrix annularis Hallowell
采收和储藏:杀水蛇时,剥取皮,烘干。
【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喜在山涧附近田野及平原田野池沼中生活。多以鳝鱼、泥鳅等为食,也吃蛙类蝌蚪。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 原形态 】
水赤链游蛇,体全长62-72cm。背面灰褐色,体侧有二鳞宽、五鳞高的黑色横斑,各黑斑间相隔2-3鳞;这些黑斑向下延伸至腹鳞中间而上,呈左右交互排列。两黑斑间之间隙呈美丽的橙黄色。痕前鳞1,眼后鳞3,偶或4-6;上唇鳞绝大多数为9,多为4-1-4式。体鳞17-19行,肛前偶有16行者,鳞片起棱。腹鳞135-161;尾下鳞39-78。
【 归经 】
心经
【 性味 】
甘;平
【 功能主治 】
解疮毒。主小儿内疽脓血不止;蛇头疔
【 用法用量 】
外用:适量,包敷;或烧灰油调敷。
【 各家论述 】
《纲目》:烧灰油调,敷小儿骨疽脓血不止。又治手指天蛇毒疮。
【 摘录 】
《中华本草》